

原创 科学兴农
中国那么多农业大学,还有农科院,可农民还用传统种地,设立农业大学的目的是什么?这看似一个问题,但实际上有两个疑问,第一个:农业大学和农科院那么多,农民的耕种方式为什么没有改变?第二个:既然如此,设立这些农业大学和农科院的意义何在?
比如说传统农业当中的机械人工除草,而今可以使用除草剂,为了更高的产量可以田间用有机肥、化肥,而当植物生病了,还有农药!提到种子方面变化则就更大了,传统的农业生产基本上都是依靠自家留种,这同商业化种子基本上扯不上关系,但是而今基本上所有的种子都是商业化了,对于产量的提升更是相当显著,比如玉米传统的自交种产量能够在500斤每亩就不错了,而今的单产可以达到1300斤每亩。
凡此种种那一项不是和农业相关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呢?大学以及农科院的成果不止不见得你一定看得见,但是却在你的身边悄无声息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。你看不到的地方,不见得就没有改变。
而设立农业大学和农科院的目的就是将理论应用于实践,理论不止应该存在于实验室当中,还应该走向田间地头能够发挥出实际价值。当前全国八亿农民,然而农业科研从业相关人员仅仅百万,显然不成比例,并且不少农大或者农业相关人员在毕业之后转行改投其他行业。
并且大家可能对于农大的理解有些狭隘,因为无论是农科院还是农大其研究范围都是很广的,不要仅仅局限认为只是农业生产,农业是一个涉及民生的行业,比如饮食安全自然也是其一部分,像现在许多农林院校的食品科学研究,也使得我们的饮食更加安全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这不也是农业科研的价值所在吗?过去从成果到转化应用需要十几年,而今仅需一两年的时间。在这一方面来说也能够让更多的农民受益。